2017婦幼展 嬰幼品推薦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各位媽咪是不是在擔心找不到適合的產品給自家寶貝使用



這邊推薦好東西給你們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我比較了婦幼雜誌和部落客的文章



發現很多人都滿喜歡這個



我自己也是有買!



如果你也怕品質好壞的話



是不用擔心的!



在大購物網下定會比較有保障



我是在momo購物網買的



因為當下很急需 又沒時間出門去賣場買



所以直接在momo下訂單



隔天就送到了 效率非常快



所以之後我一直都在momo消費



因為我就是個急性子哈哈哈哈哈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本週熱銷商品:





【LEGO樂高】得寶系列/10571 粉紅樂趣箱







【LEGO樂高】得寶系列/10580 得寶豪華樂趣箱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3047337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日期:2014-12-05




商品訊息描述:

你可能已染上「富流感」,趕快投醫!

本書教你不受廣告誘惑、購物不失控、對奢侈品免疫,

富足人生由自己定義。

富流感(affluenza),名詞。

一種社會傳染病,病因是人們慾望過多、不斷追求物質,

導致出現負荷過度、負債累累、焦慮不安與虛耗浪費等狀態,

因此讓人痛苦萬分,而且具有傳染力。

傳染力強大的無形病毒已經蔓延到全球各大洲了,

正侵襲我們的荷包、友誼、家庭、社群,以及人類所居住的地球。

本書提供「富流感自我診斷檢測表」,幫你判定自己是否已感染。

◎你曾經為了想要血拚而去度假嗎?

◎你的話題經常轉向你想買什麼?

◎你沒有能力指認出至少三種你家附近生長的本地野花?

◎你曾經利用購物來「療傷止痛」?

◎工作了一整天後,你感覺體力已經「耗盡」?

◎你幾乎每天都要吃肉?

如果你符合以上題目所描述的任何症狀,那就表示你可能已感染了富流感!

請仔細研讀這本書,絕對不能拖延!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被認為是個過度消費的社會,人們迫切追求物質利益,已經達到病態地步。獲獎無數的美國節目製作人約翰.葛拉夫和兩位永續經濟先驅大衛.汪、湯瑪士.奈勒,他們發現──

現代人的生活面貌:已經擁有很多東西,工作也不錯,家人也很好,

可是不知為何,感覺就是欠缺什麼,就是不快樂。

這真是病態。但大家好像都是這樣,一種集體的病態,

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家庭、社會,甚至對環境造成損害。

.過度從消費尋求刺激。總是追求各種新奇的東西,有了這部車還想要更好的車,有了這個東西,開心一下下,又要忙著追求其他更新奇的東西。外界一直發明新東西來滿足我們,可是我們永遠不滿足,永遠追逐不完。

.過度專注在物質得追求,忽略了人的溫度。

.以前我們會問:你好嗎?然後回答:我很好,你呢?現在我們回答:「很忙,你呢?」「我也很忙。」忙什麼?不知道,快樂嗎?肯定不快樂。

.總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其實,我們有能力對抗富流感,還能建立免疫系統,

因此作者提出了治療方法與策略,

以幫助我們重新建立家庭與社群並恢復對地球的尊重。

本書不是要阻止人們消費,而是告訴我們如何能做到減少慾望、減少需求,

並謹慎且清醒地消費,認清一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並非對物質的無窮追求。

最後,作者教你養成新的幸福財富觀,用更少的錢,就能對抗富流感。

【名家推薦】

防疫推薦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鄭天佐(中研院物理研究所院士)

◎楊家彥(經濟學者)

◎游常山(趨勢作家)

◎王志鈞(資深財經作家)

◎劉憶如(生活理財作家)

◎Zen大(敦南生活部落客)

◎許景泰(網路趨勢大師)

「富流感是一種嚴正指控,社會中的過度消費與嚴重浪費越來越明顯。如果我們能認真閱讀本書,並鼓勵親戚、朋友與鄰居閱讀,就有希望帶動有益的公眾對話,討論如何消滅這種已成為美國國病的富流感。」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作者)

「富流感已經輕鬆通過時代的考驗,成為經典;本書拉高過度消費危機的層級,讓所有人民都能知曉。」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大自然的終結》(The End of Nature)作者)

「此時此刻就有一個購物的好理由!這本替消費主義議題定位的絕妙好書《富流感》,現在要推出全新改版的第三版了。光是讀一讀書裡講到的有錢人消費(一向都能都讓人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情),你付的書價就值回票價了,請好好享受這本經典,這可是全新的升級版。」

──詹姆士.古斯塔夫.史貝斯(James Gustave Speth)(《美國的可能性》(America the Possible)作者兼耶魯大學森林環境研究學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 Studies)前院長)

「如果要說有哪一本書的出現正是時候,那就是這本《富流感》了。現代所有人就需要這本書。」

──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地球政策研究所主席(Earth Policy Institute)兼《B計畫四.?版》(Plan B 4.0)與《滿的地球,空的盤子》(Full Planet, Empty Plates)作者)

「《富流感》一書讓我們正視帶動過度消費的力量為個人、社會與環境帶來哪些大患,並帶領我們踏上一條讓人興奮的道路,追求更深刻的幸福與滿足。對於任何努力營造更健康、公益 與安穩社區的人來說,都是必讀書。」

──安東尼.克帝斯(Anthony D. Cortese)(麻州環保局(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前局長兼美國大專院校校長致力因應氣候變遷行動(American College & University Presidents' Climate Commitment)的創辦人)

「葛拉夫、瓦恩與奈勒透過寫作《富流感》一書完成了特殊的成就。他們堅定正視消費主義文化這列火車出軌,並提出打造健全社會的實用政策與做得到的行動方針,解救車上所有人。《富流感》也是一本絕佳的讀物,書裡各種充滿希望的想法,正是我們創造充滿生氣的未來所需要的。」

──羅布.迪茲(Rob Dietz)(《夠了就夠》(Enough is Enough)作者)

「本書末提出的各項方案,在許多層面都可發揮效果,小至做出個人選擇,大到改變賽局規則,以及獎勵所有讓我們能創建繁榮、正義與永續未來的各種行動。請好好享受本書!這是一本闡述難以面對問題的好書。」

──薇琪.魯賓(Vicki Robin)(《要錢還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作者之一)

「作者們在書中提供驚人的事實與犀利的見解,更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快速成長企業》(Fast Company)雜誌

「清晰、機智且誠心。」

──《寄居者》(Sojourners)雜誌

「這本書的用意並非否定、指責辛勤工作的人民想要多一點舒適、優雅和享受......本書創造出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用新方法計算人生中真正的幸福。」

──史考特.賽門(Scott Simon)(美國公共電台《週末版》(Weekend Edition)主持人)

「本書處處機鋒又發聾振聵,提出種種證據說明現代社會的問題乃是因為人民執著於要在『物質面』有所獲得,也提出解決方案,教大家如何過著更符合永續理念的生活。大力推薦本書。」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富流感》以互動對話及刺激思考的角度來檢視美國夢在什麼地方走上了岔路。雖然這類書本質都在傳播理念,要世人改變行為,但《富流感》一書提出了很多可支持論述的證據,也有深度的解決方案,大可說動尚未被說服的人們。」

──《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你可能已染上「富流感」,趕快投醫!

本書教你不受廣告誘惑、購物不失控、對奢侈品免疫,

富足人生由自己定義。

富流感(affluenza),名詞。

一種社會傳染病,病因是人們慾望過多、不斷追求物質,

導致出現負荷過度、負債累累、焦慮不安與虛耗浪費等狀態,

因此讓人痛苦萬分,而且具有傳染力。

傳染力強大的無形病毒已經蔓延到全球各大洲了,

正侵襲我們的荷包、友誼、家庭、社群,以及人類所居住的地球。

本書提供「富流感自我診斷檢測表」,幫你判定自己是否已感染。

◎你曾經為了想要血拚而去度假嗎?

◎你的話題經常轉向你想買什麼?

◎你沒有能力指認出至少三種你家附近生長的本地野花?

◎你曾經利用購物來「療傷止痛」?

◎工作了一整天後,你感覺體力已經「耗盡」?

◎你幾乎每天都要吃肉?

如果你符合以上題目所描述的任何症狀,那就表示你可能已感染了富流感!

請仔細研讀這本書,絕對不能拖延!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被認為是個過度消費的社會,人們迫切追求物質利益,已經達到病態地步。獲獎無數的美國節目製作人約翰.葛拉夫和兩位永續經濟先驅大衛.汪、湯瑪士.奈勒,他們發現──

現代人的生活面貌:已經擁有很多東西,工作也不錯,家人也很好,

可是不知為何,感覺就是欠缺什麼,就是不快樂。

這真是病態。但大家好像都是這樣,一種集體的病態,

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家庭、社會,甚至對環境造成損害。

.過度從消費尋求刺激。總是追求各種新奇的東西,有了這部車還想要更好的車,有了這個東西,開心一下下,又要忙著追求其他更新奇的東西。外界一直發明新東西來滿足我們,可是我們永遠不滿足,永遠追逐不完。

.過度專注在物質得追求,忽略了人的溫度。

.以前我們會問:你好嗎?然後回答:我很好,你呢?現在我們回答:「很忙,你呢?」「我也很忙。」忙什麼?不知道,快樂嗎?肯定不快樂。

.總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其實,我們有能力對抗富流感,還能建立免疫系統,

因此作者提出了治療方法與策略,

以幫助我們重新建立家庭與社群並恢復對地球的尊重。

本書不是要阻止人們消費,而是告訴我們如何能做到減少慾望、減少需求,

並謹慎且清醒地消費,認清一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並非對物質的無窮追求。

最後,作者教你養成新的幸福財富觀,用更少的錢,就能對抗富流感。

【名家推薦】

防疫推薦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鄭天佐(中研院物理研究所院士)

◎楊家彥(經濟學者)

◎游常山(趨勢作家)

◎王志鈞(資深財經作家)

◎劉憶如(生活理財作家)

◎Zen大(敦南生活部落客)

◎許景泰(網路趨勢大師)

「富流感是一種嚴正指控,社會中的過度消費與嚴重浪費越來越明顯。如果我們能認真閱讀本書,並鼓勵親戚、朋友與鄰居閱讀,就有希望帶動有益的公眾對話,討論如何消滅這種已成為美國國病的富流感。」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作者)

「富流感已經輕鬆通過時代的考驗,成為經典;本書拉高過度消費危機的層級,讓所有人民都能知曉。」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大自然的終結》(The End of Nature)作者)

「此時此刻就有一個購物的好理由!這本替消費主義議題定位的絕妙好書《富流感》,現在要推出全新改版的第三版了。光是讀一讀書裡講到的有錢人消費(一向都能都讓人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情),你付的書價就值回票價了,請好好享受這本經典,這可是全新的升級版。」

──詹姆士.古斯塔夫.史貝斯(James Gustave Speth)(《美國的可能性》(America the Possible)作者兼耶魯大學森林環境研究學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 Studies)前院長)

「如果要說有哪一本書的出現正是時候,那就是這本《富流感》了。現代所有人就需要這本書。」

──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地球政策研究所主席(Earth Policy Institute)兼《B計畫四.?版》(Plan B 4.0)與《滿的地球,空的盤子》(Full Planet, Empty Plates)作者)

「《富流感》一書讓我們正視帶動過度消費的力量為個人、社會與環境帶來哪些大患,並帶領我們踏上一條讓人興奮的道路,追求更深刻的幸福與滿足。對於任何努力營造更健康、公益 與安穩社區的人來說,都是必讀書。」

──安東尼.克帝斯(Anthony D. Cortese)(麻州環保局(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前局長兼美國大專院校校長致力因應氣候變遷行動(American College & University Presidents' Climate Commitment)的創辦人)

「葛拉夫、瓦恩與奈勒透過寫作《富流感》一書完成了特殊的成就。他們堅定正視消費主義文化這列火車出軌,並提出打造健全社會的實用政策與做得到的行動方針,解救車上所有人。《富流感》也是一本絕佳的讀物,書裡各種充滿希望的想法,正是我們創造充滿生氣的未來所需要的。」

──羅布.迪茲(Rob Dietz)(《夠了就夠》(Enough is Enough)作者)

「本書末提出的各項方案,在許多層面都可發揮效果,小至做出個人選擇,大到改變賽局規則,以及獎勵所有讓我們能創建繁榮、正義與永續未來的各種行動。請好好享受本書!這是一本闡述難以面對問題的好書。」

──薇琪.魯賓(Vicki Robin)(《要錢還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作者之一)

「作者們在書中提供驚人的事實與犀利的見解,更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快速成長企業》(Fast Company)雜誌

「清晰、機智且誠心。」

──《寄居者》(Sojourners)雜誌

「這本書的用意並非否定、指責辛勤工作的人民想要多一點舒適、優雅和享受......本書創造出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用新方法計算人生中真正的幸福。」

──史考特.賽門(Scott Simon)(美國公共電台《週末版》(Weekend Edition)主持人)

「本書處處機鋒又發聾振聵,提出種種證據說明現代社會的問題乃是因為人民執著於要在『物質面』有所獲得,也提出解決方案,教大家如何過著更符合永續理念的生活。大力推薦本書。」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富流感》以互動對話及刺激思考的角度來檢視美國夢在什麼地方走上了岔路。雖然這類書本質都在傳播理念,要世人改變行為,但《富流感》一書提出了很多可支持論述的證據,也有深度的解決方案,大可說動尚未被說服的人們。」

──《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目錄

各界防疫推薦

推薦序台灣已染上「富流感」,得趕快投醫∕蕭新煌

推薦序人類集體感染世紀病毒,宛如希臘悲劇∕游常山

推薦序富流感肆虐,正在摧毀人類的未來∕ZEN大

推薦序這個病毒會突變,請小心應付∕鄭天佐

推薦序多買東西,真的會讓人更幸福嗎?∕王志鈞

推薦序原來,富裕也是一種病∕劉憶如

推薦序個人、企業、政府得全面防疫∕楊家彥

推薦序活在過度消費的年代,你我急需療癒解方∕安妮.李奧娜德

序言無形的突變病毒,侵襲我們的社會、經濟與心靈

Part 1病徵

第1章狂熱物質的感染現象

第2章塞爆了!你是儲物人嗎?

第3章超時工作、過度消費,壓力大到能殺人

第4章啃蝕家庭關係,婚姻破裂、親子疏離

第5章猛划手機,人與人最遙遠的距離

第6章用物質滿足生命,心靈就越失落

第7章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社會傷痕

第8章資源耗盡、汙染嚴重、天災變多

第9章全世界變成化工廠的實驗室

第10章食衣住行育樂、宗教,都成為商品

Part 2病因

第11章人類的貪婪,就是一種原罪

第12章工業革命後,工時不減反而倍增

第13章要更多時間,還是更多金錢?

第14章企業與政府鼓勵消費,散播新興傳染病

第15章廣告無所不在,富流感時代來了!

第16章專家是解決問題的高手,還是幫凶?

Part 3療法

第17章你得了富流感嗎?快來檢測!

第18章立刻停下手邊的事,讓自己休息一下

第19章參加富流感匿名戒斷會,社群是解藥

第20章放下手機、抬起頭,到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第21章大家各其所職,回歸在地生活

第22章建立免疫系統,預防勝於治療

第23章政策處方,創建簡約生活的世界

第24章走上康復之路,得年年定期檢查

第25章不必多花錢,就能養成新幸福財富觀

關於作者

名家推薦

推薦序台灣已染上「富流感」,得趕快投醫

◎文∕蕭新煌(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本書將追求富裕背後的過多物質慾望、後果的負荷過度、負債累累,以及過程中的焦慮不安和虛耗浪費,比喻成另一種真正的流感,而且用十章來診斷每一種病徵,真是傳神又驚人。每讀一病症,就不難在今天的台灣社會找到實證,換言之,台灣已經染上「富流感」。

面對這種社會經濟甚至文化的傳染病,當然要投醫,但要投對醫才行。本書又開了數帖藥方,每一藥方其實都不神奇,有的是靠個人力量就可以自我治療,如自己訂個不花錢日、從生活找到幸福、不要只為賺錢而工作、可以不花錢地欣賞大自然,開始過簡約生活。有的就要靠公共政策,如彈性降低工時、引進累進奢侈消費稅、綠稅、消耗稅等。最後作者也提倡「平等、永續、幸福指標」和推動「社會文明新典範」的轉移,做為「好社會」的測量,以及「好政府」的自我要求。

台灣的人民和政府要治這種富裕文明病,這數帖藥方都不妨試試。

推薦序人類集體感染世紀病毒,宛如希臘悲劇

◎文∕游常山(趨勢作家)

一直以來,我們所受到的教育,讓我們相信:科技不斷革命,人類不斷進步!

然而《富流感》竟然逆寫這樣的論述!這樣甘冒大不韙的一本趨勢新書,其震懾我的程度,引起我內心最深刻的「哀憐與恐懼」情緒,竟不遜於一部古典希臘悲劇!讀完本書你會被說服:人類此刻真的感染到集體的「不治之症」!這個絕症叫做:過度富裕。

是的,「富流感」迫在眉睫,而且會讓地球毀滅、人類滅絕,你相信嗎?這是一本二十一世紀美國篇的「盛事危言」,其提出的警告為人類未來勾勒出一幅驚心動魄的「末日圖」,一路讀來竟覺得不遜於一個布局精彩的偵探小說,只是末日來臨的「根本因」:非核戰,也非世紀天災,而是肇始於人謀不臧的「撐死病」,正如美國社會現在進行式、不斷流行傳染的「富流感」。

乍讀本書,我內心的預設是想探究:美國經驗真的是普世經驗嗎?因為我自己是身為土生土長、家族移民來台九代的台灣人,只覺得三位作者夸夸其談的北美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文明病」,未必能跨過太平洋、感染到亞洲,所以「富流感」不見得就是能反映台灣現狀的時代病;然而繼續讀下去,發現他們旁徵博引,描寫深刻,的確這個扭曲的消費主義掛帥的世界已經變成他們說的那樣子了,於是我開始正襟危坐,繼而驚嘆,終於冒冷汗:原來台灣也同步和美國一樣感染了這個「世紀病毒」,這個蔓延全球進步國家的「富流感」也逐漸腐蝕台灣人,讓我們的社會集體精神麻痺、癡肥。

「富流感」的病兆是什麼?工作超時、壓力破表、猛划手機、不購物就會焦慮,......影響所及,整個人無法身心安頓,活在不快樂中,而事實上物質上又不欠缺什麼,反而到處都是豐盈滿溢出來的東西,太多了,塞爆了家,霸占你所有的「注意力眼球數目」(網路上流量的計算方式),讓你累趴,身心俱疲,心靈空虛。

而這正是二十一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台灣也步上美國的後塵,開始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這些已開發富國家的國民「交互傳染」。

或許行家會說,過度拜物不過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常態,有那麼嚴重嗎?我認為有,因為常見的集體社會流行病,看似只是個人層次的問題,不至於動搖國本,但是累計起來,卻是意外強大破壞力:輕則斷送自己的生活樂趣,成為物質的奴隸,既不快樂也不健康;重則集體歇斯迭里,不消費不爽,社會變態失衡,人們開始懷疑生命的意義!

這是一本驚心動魄的趨勢書,其警世作用不遜於可怕的「舊約聖經」,讀後在在提醒我:若不截斷這個「富流感」,讓全球化慢下來,則地球能源匱乏,就像本書揭櫫的:要過美國式的富裕生活,要五個地球才夠,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已!

我非常同意三位作者的結論:「一個人不需要家財萬貫,也能吃得好、睡得穩或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目標。」

作者最後揭櫫的著述要旨是:這個世界當務之急就是設計出一個「負擔得起的經濟」。

若世界真的能走向這樣的「新經濟」,我願意為這樣有深刻人生智慧的趨勢書籍背書:這實在是一本值得細讀、討論,放到讀書會讓更多人知道的當代「醒世恆言」。

用我們優美的華文來說,二十個字:「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眠不過六尺。」

在這個地球人口已經突破七十億的年代,當現代人類已經走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不是我們該猛然覺醒,走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才是我們真正的「永續發展」之路?

推薦序富流感肆虐,正在摧毀人類的未來

◎文∕ZEN大(幸福療傷系專欄作家、敦南生活部落客)

或許你會疑惑,「富流感」跟台灣或自己有什麼關係?

十多年來,台灣薪資停滯,低所得者日多,不得溫飽者日眾,富裕又怎麼可能會是一種於人有害的流行病?如果富裕是種流行病,應該快快在台灣傳染開!

富流感,並非財富能像流行感冒一樣普及,而是一種社會傳染病,讓人渴望擁有的遠多於必須的,想要的遠多於需要的,永遠想要更多,無法停止追逐財富和物質享樂。被傳染的人,落入過度消費,超額勞動的惡性循環,感覺空虛、壓力纏身。

貧富兩極化,正是富流感造成的惡果。

富人以擁有能夠揮霍的巨額財富為傲,為此不惜四處剝削與掠奪。窮人羨慕擁有巨額財富的富豪,不擇手段地想成為富豪,以能夠累積更多的財富,滿足內心的慾望為榮。

富流感,讓人變得更加自私、善妒、好比較,不惜一切代價,只要能比其他人更富有。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疏離,家庭與社群崩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則因為過度消費而耗盡資源、生態失衡。這一切,只為了滿足人們的存款多幾個根本用不到零,能闊氣的買入根本不需要的衣服或鞋子,向他人誇耀。

作者在書中以大量的現象描述,闡述富流感的病徵與成因,供世人自我診察,確認病因之餘,還提出了一套解方,倡議一種更愛護自然環境與尊重人性尊嚴的社會制度,預防富流感再度蔓延。人類若不能及時治癒富流感,恐將在不久的將來於地球資源耗盡後,親手斷送自己的未來。

推薦序這個病毒會突變,請小心應付

◎文∕鄭天佐(中研院物理研究所院士)

追求富裕舒適的生活是人類本能,每個人無不希望天天能吃山珍海味,穿名牌衣裳,住寬敞豪宅,開法拉利跑車。只是支持人類沒有節制的慾望所需自然資源的消費,小則直接破壞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與生態,大則製造地球表面暖化,對人類的永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無節制的追求物質生活,也滋生貪婪的商人和官商的勾結,不但造成社會的不公與不義,以及世界的金融危機,台灣的食品安全恐慌也由此而生。食用有毒食品使台灣成為世界的洗腎和消化器官癌症的王國,更加可怕的是有毒食品可能產生人體的DNA突變,禍害及於後代子孫。

人的無限貪婪有如流感病毒很容易傳染,且因病毒會突變而需要時時小心應付,這正是「富流感」一書作者所要強調的主題。在書中作者精闢分析,過度追求富裕生活產生的個人與社會疾病,並指出如何以放輕鬆的心靈生活來抒解病情。本書的論調所根據數值更加周延完整,分析也更加嚴謹可靠,是所有關心人類永續發展的人和年輕學子必讀的一本好書,本人在此強烈推薦。

推薦序多買東西,真的會讓人更幸福嗎?

◎文∕王志鈞(資深財經作家)

有一年冬天,我到南台灣某國立大學經濟系演講,講題跟職場競爭力有關。但在等待上場時間,恰好看到前一位講者在說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三支箭改革政策。

輪我上台時,我說:「印鈔票引發通貨膨脹,再迫使民眾提早消費以刺激經濟成長率,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年輕學生們面面相看,不知哪來冒出一位批評者。但我接著說:「年輕人如果沒有養成獨立思考能力,將來如何改變社會?首先,請回到問題源頭來思考,日本是個高齡化社會,如果你存了一輩子錢,該享受也享受過了,晚年只想安安靜靜過簡單生活,幹嘛還要上街去買東西?」

我接著再提出的兩個問題是:「對個人消費者來說,物價變貴了有啥好處?」

「多買東西,又真的會讓人更幸福嗎?」

如果這三個問題都是否定的,請問,政府刺激經濟與鼓勵民眾消費,真的會讓民眾生活更幸福美滿嗎?

如果你認同我的疑問,再來看看這本書,就會明白,全世界的政府機器幾乎都成了傳播富流感病毒的最大幫凶!在民主國家,這部機器都是選民選出來的,所以,這社會生病的人還真多哪!

推薦序原來,富裕也是一種病

◎文∕劉憶如(生活理財作家)

記得一次請朋友吃飯,席間他眉頭緊鎖,好菜依然入口,但卻愁容滿面,原來,他仍記掛職場上的人事競爭。

朋友一向工作順利,在台北東區坐擁豪宅,房貸不到十年全數繳清,還有三間套房收租,在北京也有一棟房子,太太工作穩定,銀行的卓越理財帳戶內金額穩定持續上升。

但是,朋友全家三餐全部外食,假日經常性加班應酬,除了幾次過年出國旅遊之外,他幾乎從不曾帶小孩到觀光工廠或鄉野間踏青,孩子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安親班,補習班及大型商場,但該有的3C,絕不會讓小孩有任何遺漏。

他的言談間,除了工作上的專業知識外,一向找不到其他的話題,他常跟我說:「只要錢能解決的事,就不是個問題。」

但最近,他告訴我,他得了糖尿病,有些事情開始力不從心,我認真的跟他說:「錢不能解決的事,才真是個問題。」

社會的一些既定的價值觀,左右了很多人的物質生活,炫富式的消費生活讓人隨心所欲地為一些東西一擲千金,不論是食品、飲料、迷幻藥、房屋、服務、飾品、衣服都是如此,就算透支「未來」,「親情」,與「自然環境」都無以為憾。

三采文化的「富流感」這本書點出了二十一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如果您想遠離這令人焦慮的傳染病,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提供您絕佳良方。

推薦序個人、企業、政府得全面防疫

◎文∕楊家彥(經濟學者)

《富流感》一書最早於二○○一年問世,核心精神在強調消費增長不是提升人們生活幸福的唯一途徑;反之,過度追求物質消費的滿足將衍生許多社會弊端。因此,作者呼籲個人應追求更多元平衡的生活價值,企業則應重視永續社會責任,而政府應從勞動規範、環保法規、兒童福祉、租稅設計等方面協助消弭富流感之病。

十三年後的今天,經濟、社會與環境已有顯著變化,本書亦增修內容發行第三版。此時再讀此書會發現,一方面我們社會的舊病徵尚未完全消除,但新病態已然出現。有趣的是,當初本書所提供的抗病對策仍是重要的解方成分。

個人相信,要促使個人追求更均衡的生活與價值,除了從價值觀念的型塑著手之外,更要提升教育、醫療、資訊等資源的「機會平權」,才能增進社會階級流動性和均衡價值。

再者,企業社會責任的認同,如今已進一步發展出追求多方價值均衡的社會企業思潮,亦被先進國家視為「社會資本累積」的創新模式。最後,政府亦須在數位網路時代的快速變遷之下,有效調整過時法令,以確保創新、綠色、機會均等的社會發展。

推薦序活在過度消費的年代,你我急需療癒解方

◎文∕安妮.李奧娜德(Annie Leonard)(《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系列影片製作人)

《富流感》最初於二??一年問世,書中對消費文化弊病的針砭與提出的療癒方法,和美國普遍的樂觀主義行成強烈對比。當時的美國經濟處在二次大戰後的高峰期,之前的十年股市漲了三倍,達到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一萬點。高漲的房價讓擁有房子的老百姓富了起來(至少帳面上如此)。第一次的網路熱潮,創造出高科技企業家階級的新興年輕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接下來的紐約世貿大樓遭攻擊事件讓美股慘跌,引發衰退並暴露出了美國系統中的空洞,而領導者告訴我們,要對抗恐怖主義,最愛國的行動就是去消費。之後幾年,網路熱潮破滅,行為不檢的金融機構幾乎倒閉,使得幾百萬屋主不是債臺高築,就是房子被迫法拍。如今,即便經濟學家告訴我們這股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已經過去,但實質失業率(包括沒有工作、需要更多工作以及不再找工作的人)仍高到離譜。占領行動讓世人更清楚體會到美國經濟固有的不平等,在這裡,最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其他的人則工時更長,工作更沒有保障,醫療保險與退休福利也更少,只勉強夠我們度日。

但與其因此說《富流感》超前了時代,不如說現在更是這本書的時代。

從讀書會、各種集會到課堂教室,《富流感》都是歷久不衰的經典,不僅因為本書能透視持續消費導向經濟體系當中的空洞和無法持續,更因為它大膽指出了一條出路。書中最終充滿希望的訊息(即,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不一樣的社會,不追求更多但要求更好,不強調自私但注重分享,不凸顯競爭但講究社區社群),啟發了千百萬人重新省思自己的生活並質疑現況。

本書的書名變成了人們的常用詞,也是用來描述社會弊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借用個人財務規劃大師戴夫.倫西(Dave Ramsey)的話來說,在這個社會裡,我們賣命工作去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努力賺錢好讓我們根本不認識的人刮目相看。本書我拍攝《東西的故事》系列影片時扮演重要角色,為我提供了許多資訊;本書的三位作者很慷慨地在第二十二章中介紹了這些影片。

第三版的《富流感》從多方面來看都是一本全新的書。第一版的出發點是美國公共電視一部同名的紀錄片,第三版的修訂版更深入分析,針對議題提出更嚴肅的討論。本文與註解中的數據與參考資料大量更新,以反映過去十三年撼動全球的諸多巨變。三位作者希望這本書有助於豐富且激勵人心的討論遍地開花,鼓勵世人多多探索社群、公民以及自求簡約等議題。如果我們把本書提供的教訓謹記在心,也許,未來的新版寫的將會是人們找到方法治癒富流感的歷史。

序跋

序言無形的突變病毒,侵襲我們的社會、經濟與心靈

富流感(affluenza),名詞。

一種社會傳染病,病因是人們慾望過多、不斷追求物質,導致出現負荷過度、負債累累、焦慮不安與虛耗浪費等狀態,因此讓人痛苦萬分,而且具有傳染力。

在診療室裡,有一位深富魅力、打扮奢華的女病患,醫師正向她說明診斷報告。

他說:「從體檢數值看起來,妳完全沒問題。」

病患一臉不可置信。「那為什麼我覺得很不舒服?」她問:「我覺得整個人浮浮的,完全提不起勁。雖然我已經有了一棟新豪宅、一輛全新名車、一整組全新的衣櫃,而且老闆也幫我大幅加薪,為什麼我還是這麼慘?醫生,你可以開點什麼藥給我?」

醫生搖了搖頭。「恐怕我無能為力,」他回:「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妳的毛病。」

她起了戒心問:「我有什麼問題?」

「是富流感。」他哀傷地回答:「這是一種新的流行病,傳染力很強。這種病可以治癒,但不容易。」

當然,這只是一個純屬虛構的場景,但這種流行病卻活生生存在著。這種情況好比美國社會出現一種威力無窮的病毒,威脅著大眾的荷包、友誼、家庭、社群和環境。我們將感染到這種病毒的症狀稱為「富流感」。由於美國幾乎是全世界的經濟發展模範,這種病現在也在各大洲蔓延開來。

富流感帶來的成本與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但通常隱而不見。若放任不管,長期下來這種病會導致人心嚴重不滿。就我們來看,富流感最主要的病因,就是人們全新追求經濟成長,彷彿信仰宗教一般虔誠,而這也正是美國夢的核心原則。有一件事可證明前述觀點:我們用來衡量國家進步最重要的指標名為國內生產毛額(domestic gross production,GDP),白話說法就是各個收銀機裡結算時發出的聲響。富流感的根源在於一個想法,那就是每一代在物質上都要比上一代更富裕,而且,某種程度上,每一個人都可以一心一意追求這個目標,無須擔心會傷害其他數不盡我們也珍視的事物。

但事情並非如此。本書主張,如果我們不開始抗拒「先享受」的誘惑力,等到「後付款」的帳單到期,人們要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以最極端的情況來說,富流感可能會迫使地球上的生物滅絕。美國企業評論人傑若米.瑞夫金(Jeremy Rifkin)幾年前曾說:「我們人類生產與消費的速度,遠遠超過地球吸收汙染或重新補充資源的能力。」

科學家說,如果地球上每個人忽然間都採用美國的生活水準,那我們得需要好幾個地球才夠用。

一部紀錄片,挑起大眾的焦慮神經

很多影片都是原著改編,但本書反其道而行,靈感源頭是一部影片。本書作者之一葛拉夫和另一位製作人薇薇雅.玻伊(Vivia Boe)一九九六年時一起製作一部紀錄片,所談的主題是美國社會的過度消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眾多不太妙的後果。研究結果讓他們明白,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從許多方面來說,對於美國人生活造成的影響遠高於其他的社會或環境議題。但要如何讓社會大眾對這個問題有感?要如何呈現才能讓觀眾看出熱中消費已經引發諸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彼此間環環相扣?

就算紀錄片的拍攝進度已超過三分之二,葛拉夫和玻伊兩人仍在苦苦思索,想著要如何編排、呈現他們收集到的廣泛資料。當時,葛拉夫為了拍片從西雅圖飛往華府,航程中他讀到一篇文章裡有人用了「富流感」一詞。這時,他靈光乍現(如果用卡通畫面表現,會看到某個人的腦袋裡有燈泡突然亮起來),沒錯,就是它了:富流感,拿這個詞來當片名不僅可以抓住世人目光,也暗示一種過度消費的毛病。

用病毒引起病徵來象徵過度消費所帶來的衝擊,更能讓眾人意會,而且,至少在美國,病毒的擴散程度已達到流行的門檻了。人們可以用檢視傳染病的角度來看待富流感的發展史,理解這種病如何傳開、為何散播、病毒的帶原體是什麼,以及高危險區在哪裡,還有這種病該如何治療。

從那時起,他們就開始用富流感一詞,並四處詢問受訪者是否能理解這個概念。而確實,許多醫師告訴葛拉夫和玻伊,他們在很多病患身上看到富流感的病徵,這些症狀常常轉化成生理問題。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他的觀察,說他有很多客戶都染上了富流感,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病。

《富流感》這部紀錄片於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五日在美國公共電視(PBS)首播,播出後大受歡迎,來自全美各地觀眾的電話與信件如潮水一般湧來。顯然,這部紀錄片深深挑動了人們的擔憂神經,有位高齡九十三歲的觀眾寫信表達他們對下下一代的憂心,也有二十歲的年輕人從卡債的深淵裡發聲,說起讓人難過的故事。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週日雜誌曾有一篇封面報導,提到人們試著應用紀錄片中介紹的方法來過簡約生活。一位住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郊區的老師,就讓她班上的六年級學生看這部影片,並提到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學生們都很想分享觀後心得。一般來說,這些孩子大多認為自己擁有的「物品」比實際需要的多了三倍。有個女孩說,她的衣櫃的門已經關不起來了。「我的衣服太多了,很多我連穿都沒穿過。」她解釋:「但我又捨不得丟掉。」

跨越政治的界線,左派右派都認同

雖然過去對於消費主義的抨擊大多出於政治傾向中偏左自由派這一方(譯註:在美國,自由派〔liberal〕一般偏向左派,支持大政府主義,傾向對市場設限;反之,保守派〔conservative〕則偏向右派,認為政府理當保守,不干預市場的運作),但《富流感》紀錄片打動了所有美國人,不分政治理念。

有一個全州性的右派保守家庭組織領袖曾經寫道:「這個議題對家庭而言非常重要。」在幾個保守的城市,例如鹽湖城和休士頓,收視率和觀眾迴響都很熱烈,一如自由風氣盛行的地方如舊金山或明尼亞波利斯市(Minneapolis)。在大專院校圈,這個節目在保守的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比在自由奔放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還流行。

北卡羅萊納州布恩市(Boone, North Carolina)的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學生和教職員把這部電影播放給貧窮山區社區與上流社會教會裡的觀眾觀賞,紀錄下觀眾的意見,自製成另一部名為《逃脫入山的富流感》(Escaping Affluenza in the Mountains)的影片。

不只富裕國家,全世界都關注

我們越來越深信,這是一個困擾全世界人們的議題。我們聽到從很多國家傳來的意見,難以想像在那些地方居然會有人關心富流感,例如泰國、愛沙尼亞、俄羅斯和奈及利亞;但,這些地方的人民確實想要汲取美式生活的優點,並避免造成傷害的部分。

斯里蘭卡有一份伊斯蘭教義商業雜誌,請我們撰寫短文談一談富流感。緬甸北部鄉下的運動人士將這個節目翻譯成當地的克欽方言(Kachi)。有一名十六歲的以色列女孩希望獲得許可,在臺拉維夫市(Tel Avi)一處購物中心的外牆上放映這部影片。他們說,將過度消費視為一種疾病,有助於他們更瞭解這個問題,也更能清楚地向他人說明。

一種社會傳染病,貧富不拘

通常,寫作的人會從不同的重點面向來談「富流感」。有些人主要用這個詞來指稱超級富豪之家被寵壞的小孩。在這樣的定義之下,就拿掉了我們要加入的社會政治訊息,變成純粹的個人行為問題。然而,就我們來看,這種病並不限於上流階級;它在整個社會裡都有路可鑽,會染上病徵的人貧富不拘,在我們這個二層式的系統裡(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對窮人施以雙重懲罰:他們受到制約,想要過著美好的人生,但有少有機會能夠實現。富流感影響每一個人,惟方式不同。

像流感一樣,有病徵可循

我們將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幾種富流感的病徵,每一種都拿來和真正的流感症狀互做比較(其中有一半戲謔的意味)。回想一下,當你染上流感病毒時覺得如何。你很可能會發燒,你會鼻塞,你會身體酸痛。你可能會畏寒,你的胃不舒服,你四肢軟弱無力。你的某些腺體可能腫脹,你甚至會起疹子。

在富流感的時代,美國社會出現了以上各種病徵,至少從比喻上來說是如此。我們會各用一章來說明每一種病徵。一開始我們會先從個人的症狀開始說起,然後談到整個社會的狀態,最後才提富流感造成的環境面衝擊。

某些章節可能會讓你幡然自省,讀起來心驚膽戰──「天啊,這說的就是我!」你可能會注意到,書中討論的情況套在你朋友身上也適用。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問題比較嚴重,讓你替下一代心煩起來,無暇顧及大地之母。你可能物質上很富裕,但覺得壓力很大或很空虛,彷彿人生沒有方向,沒有意義。或者,你可能一貧如洗,對於自己無能給孩子們行銷人員說小朋友「一定要有」的東西,你暗自惱怒。或者,你看過一輛輛的推土機毀了你家社區附近唯一的一片空地,整地準備興建一排又一排一模一樣的屋子,附帶可以停三輛車的車庫。如果你的年紀大一點,你或許注意過自己的孩子無法維持收支平衡的局面,你更替他們的孩子擔心。

如果你年紀尚輕,你可能為自己的未來憂心忡忡。

無論你來自何方,我們很確定你很清楚自己身上也出現了某些富流感的病徵。那麼,隨著你往下讀,你也會從這個制高點位置上看清全局,看出這些病徵彼此之間不那麼明顯可見的關連。

為什麼會有這種病?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我們要穿透表面的病徵,搜尋病因。富流感就像某些人所說的,單純是人性的問題嗎?這種強大的病毒源出何處?富流感在整部人類歷史中如何變異,最早又在何時開始擴散到成為流行病的程度?人類做了哪些選擇(比方說,空閒時間與物質之間的取捨),才讓一個社會如此病入膏肓?我們仔細檢視來自不同世代與文化的警示,並察看可以有哪些及早作為,透過控制與隔離連根拔除這種毛病。

接下來我們要探究的是,人類社會如何不僅容許這種毛病不斷散播,科技文明甚至還利用強大電子傳播管道鼓動,讓富流感的病毒越來越精明刁鑽。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富流感承諾會盡力滿足我們的需求;但,要達成目的,得透過無效率且會造成毀滅的方式。我們也主張社會上有一個由各種江湖郎中組成的產業(從傳播富流感中大撈一票的既得利益者,給了這群人豐厚報酬),合謀不讓大眾知道社會已經被診斷出罹患富流感,而且病況嚴重程度。

別擔心,富流感有得治

但我們的用意不是要讓大家陷入永無休止的沮喪。富流感有得治,而且幾百萬美國老百姓都已經往這個方向跨出腳步。新美國夢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網址為www.newdream.org),二??四年時做了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九%的美國人宣稱他們已經削減支出。

同一項調查也顯示,八五%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社會的優先要務是要走出谷底;九三%的人認為美國人太注重工作和賺錢;九一%的人相信美國人購買、消費的物品遠遠超過所需;八一%的人認為美國人需要大力改變生活方式,才能保護環境;八七%的人覺得在美國當今的消費文化之下,更難灌輸兒童正面的價值觀。

有幾個文化指標都顯示美國人正在培養對抗富流感的免疫力。舉例來說,打高爾夫球(這是一種很有趣的運動,但成本也很高昂)的人數已經減少,但從事家庭園藝的人增加了,有些高爾夫球場也轉型為公園與其他休閒用地。小型油電混合車的銷售量在美國三級跳,大型休旅車的銷售量則往下滑,美國開車的人數維持在二??五年時的水準,並且已經開始減少。來自如西雅圖等城市的報告指出,許多年輕的千禧世代寧願向汽車共享服務公司如利波卡(Zipcar)與一起坐(Car2Go)等租車,或者靠步行、騎單車與利用大眾交通系統。他們取得駕照的時間也延後,一直等到大學或之後才去考。

多年來,農場的數目第一次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代表有許多小農(通常都從事有機耕作)參與農業,年輕人也再度對於完整、未經過加工的食物深感興趣。本書的第三部分會報導這類趨勢,以及許多用來對抗富流感的自然面、科技面以及社會面的療法。面對病症,我們努力尋找療法,先以個人為起點,然後推到社會層面與政治層面。我們提出的療法也大量使用醫療術語做比喻。

我們鼓勵人們重新找回對新鮮空氣的喜愛與對大自然的熱情,因為大自然蘊藏著驚人的療癒力量。我們認同未來學家兼《千禧年狂潮》(Trends 2000)的作者吉拉得.克來蒙特(Gerald Celente)的說法。「有一則廣告是這樣的,」他說,「影片裡有位中年男子一邊走過樹林一邊練手臂,忽然之間轉到下一幕,他已經回到自家後廊,樹林變成模糊的背景,現在這位仁兄正在想必貴得嚇人的跑步機上快走。後面這種行為完全沒道理;林間散步多美好,而且不花一毛錢。」

我們提出了一些策略,可用於重建家庭與社區,並尊重、回歸大地與生物法則。我們提出了「政策處方」,相信經過深思熟慮的立法有助於創造友善的社會環境,抑制富流感的滋生,也讓每一個人能更輕鬆就過得好,而且一直過得好。

我們也提出了預防措施,包括各種用以強化個人與社會免疫系統的疫苗和維生素。我們認為每年都應該做一次生命徵象查核。我們的方法從三階段切入:

一、 你可以稍做檢測,看看你個人是否維持在良好狀態(見第十七章)。

二、 我們找到一個很有用的替代指標,用來取代國內生產毛額(GDP)這個早已不合時宜的國家發展狀態指標。我們推薦的指數名為真實發展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目前美國有好幾個州都在微調後加以運用。真實發展指數是包含多個不同面向指標的綜合指數,藉此衡量整個社會的表現,勾畫出完全不同的社會成就。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持續穩定成長,但真實進步指標卻從一九七三年以來不斷滑落;全球的真實發展指標也自一九七八年以來開始下跌,主要理由是這個指數裡有「壞因素」倒扣項(例如汙染),而不是只有加項。

三、 最後,利用源自喜馬拉雅小國不丹的「國民幸福毛額」概念,我們可以開始細數自己對於人生到底有多滿足,以及我們可以做點什麼,用更少的物質獲得更大的滿足。

抱持開放的態度,才能完全掌握

自我們寫出第一版以來,便收到很多讀者的回饋意見,成千上百的人寫了書評,也有出色的相關報導評鑑。很多回饋意見彼此互相抵觸,因此我們必須從中擷取對我們而言最有意義的部分。書評主要有兩條主要路線。我們可親、有時候不太認真的寫作風格大受好評,甚至被拿到大學英文課裡當成寫作教材,但有些讀者會認為本書有點流於表面:「讓人覺得這是一個電視節目」是某些人對本書的感想。

我們試著維持本書的輕鬆特質,同時也回應了前述的批評,篩掉一些最愚昧的內容,並用更深入的分析取代部分的純說故事。我們認為,這樣一來能讓新版本更嚴肅,更希望讀者也能用同樣的觀點來看待,當然我們知道這些改變無法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本書前兩版遭受的第二項批評,是我們的「政治意味太濃厚」。很多讀者說他們同意我們批判費主義與過度花費,但認為這些都是個人問題,我們應該嚴守分際,為人們提供簡約過生活的祕訣,不要涉入可怕的政治。本書在剖析歷史時納入了一些卡爾.馬克斯(Karl Marx)的想法(也包含了幾位偉大保守派經濟學家的概念),這等於是挑動某些讀者敏感神經的警示標誌。但我們並不認為廣泛檢視多種思維有何不妥。最近有一個俄羅斯的笑話正好可以切中要旨。這個笑話說:「馬克斯對於共產主義的一切說法都不成立。但不幸的是,他對於資本主義的講法全部都是對的。」如果我們要掌握富流感,就得對所有的想法抱持開放的態度,不能只專注於「美式」概念。

此外,我們相信,第一版以及為本書提供靈感的紀錄片都低估了政策的重要性,太過聚焦在個人的行為上。許多引發富流感的因素都是結構性的,就像運動人士麥可.賈柯布森(Michael Jacobson)所言,美國經濟體對簡約很不友善,而且「結構上就反對簡單過生活」。我們可以從金融危機當中看出這一點,風暴的部分起因是個人的花費超出能力範圍,鼓勵貪婪與投資的公共政策又讓問題更為嚴重。因此,我們無法撇過頭去不管政治;確實,在新版書中,我們更大力呼籲要更關注社會對於好政策的需求。

我們希望從一開始就把話說清楚,美國人愛花錢多半並非因為美國人特別貪婪,而是出於合理的恐懼以及想要追求基本財務穩定的渴望。我們之後會討論,引發富流感病毒的,是美式生活核心中的不安穩與不平等,這股力量比單純想要消費的渴望更強烈。

生命中美好的事物都和物質無關

本書少有真正全新的訊息,但在這個「資訊時代」,有沒有更多資訊也並不重要。重點是要如何通盤理解我們已經知道的事物,以及如何善用資訊價值以重獲健全人生,不要只光會收集資訊。我們提供了一套我們認為合情合理的方法,讓讀者去理解看來彼此無關的個人面、社會面與環境問題;這些都是危險的富流感流行病病徵,這種病會威脅到我們以及後代子孫的未來。我們打算鼓動全國性的對話,談一談美國的消費夢,導引每一個人都能在更明確理解可能後果的前提下做決定,無論是什麼樣的消費選擇(以及整個社會透過政策變革所做出的選擇)。

本書要傳達的基本訊息,並非不要購物;而是要謹慎購物,並特意用全心去體察消費購物的真實成本與效益,並且永遠謹記,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和物質無關。

祝各位閱讀愉快!

內文試閱

第1章狂熱物質的感染現象

已故的大衛.布羅爾(David Brower)是一位美國的偉大環保人士,他把加州的小型健行社團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轉型成為美國最強大的保育組織,當他發表演說時,常常提到所謂的「大自然的啟示」。他把地球的年齡(科學家預估約為四十六億年)壓縮成七天;如果你想要的話,也可以想成聖經裡的七天創世紀。這麼一來,每一天就代表了約六億五千年,一小時則是二千七百萬年,一分鐘約為四十五萬年,一秒鐘則為七千五百年。

星期天凌晨,宇宙塵埃氣體凝結成宇宙。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大型陸地板塊與海洋逐漸成形,到了星期二下午之前,第一批的小型「原細胞」生物就出現了;牠們很可能來自於滾燙的海底原始噴發口。在接下來幾天,生物的形態越來越大型、複雜,也越來越讓人驚奇。在最後一天(星期六)即將日出之前,數以百萬計的三葉蟲和其他奇形怪狀生物,便在寒武紀的海洋裡優游。如以實際的時間計算,五億年之後,這些生物的化石將分布在全球各處,讓人們驚歎不已。

本週的最後一天約過了一半之時,大型生物、大型爬蟲類大搖大擺在地上到處爬,或者飛滿了天空。恐龍長期獨霸了這個地球舞台,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以上,一直到一顆龐大隕石墜落在墨西哥灣,讓氣候變得十分酷寒,終結了恐龍的統治時代。在週六下午、傍晚之前,有毛髮、溫體且能抵擋寒冬的哺乳類,開始生生不息,並繼續演化,一直到這個星期最後一晚午夜前的最後幾分鐘,人類出現了,用兩條腿站立,挺身體走路,學習說話,會用火,還創造了越來越複雜的組織形式。

以實際時間來算,僅在約一萬年前(在我們的比喻當中,則是最後一晚午夜之前不到兩秒之時)人類才發展出農業,並開始建造城市。在午夜前的三分之一秒時,佛陀誕生;在四分之一秒時,基督誕生。在午夜前的三十分之一秒時,人類啟動了工業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算起來是在我們創世紀週午夜前的百分之一秒時(同樣的,這裡說的也是最後一夜),消費時代展開了,這就是物質的時代,富流感的時代。

布羅爾和其他人指出,就在這百分之一秒,我們消費的資源數量,遠高於過去歷史上所有人類消耗資源數量的總和。我們消耗的土地、漁業、石化燃料(這需要幾億年才能生成)以及誰說的清楚還有哪些資源,達到了一半。我們導致數不盡的其他物種滅絕,我們引發了氣候變遷。請好好想一想;試著用心去理解,以地質地理的角度來看,人類在一瞬間便做了這一切,這代表什麼意思。

布羅爾繼續說,有人相信我們在這最後百分之一秒所做的事,可以無窮無盡繼續下去。如果他們曾經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他們的想法就是:即便毫無證據支持,他們仍堅信科學與新技術仍將容許人類繼續超速剝削大地的資源。這些人都是大家眼中正常、理性、勤勉的人;確實,經營企業與政府的,正是這些人。但,實際上,他們很瘋狂,簡直瘋到了極點。他們彷彿就是科學怪人。如今這種人在全球各處繁衍,但若要論起種族,他們都是美國人。

要讓這些人改變心意很難,要改變我們的實務作法很難,但還不像改變物理法則這麼難。我們無法在目前的條件下繼續成長。

郵購、網購、電視購物,傳染力極強的帶原體

很多購物商場以及超大型的廉價超商,如沃爾瑪和好市多(Costco),營收仍節節上升(並導致在地人經營的小型商店退出市場),在此同時,也有許多美國人現在改為坐在沙發上大肆採購。每一年將近有兩百億份的郵購型錄(換算下來,要砍掉五千萬棵樹才能生產這些用紙)淹沒美國的各個家庭,每一個美國人平均可以分到七十份,銷售的東西林林總總,從湯品到罐頭(到冰箱到內衣),應有盡有。文宣大肆呼喊著:「先享受,後付款!」有些人痛恨收到這些東西,但多數的美國人都很期待,並瘋狂郵購。

有些時候,甚至有人會付錢買型錄(比方說席爾斯百貨〔Sears〕的型錄),然後花錢買下裡面的商品。電視購物頻道很多。批評者嘲弄頻道只會連續不斷將毫無價值的廉價物品推到蠢女人面前,但對一大群弱勢美國人來說,購物頻道才是有線電視的重點,更何況,購物頻道獲利可觀。想想看,過去還有人把電視稱為「大型荒漠」呢!當然,那是在購物頻道出現之前。

郵購型錄與購物頻道的產品種類繁多。它們都是傳染力極強的富流感帶原體。

過去幾年,又有一種新的富流感帶原者大舉加入陣營。假以時日,有一天將造成威脅,吸力比購物商場、型錄和購物頻道加起來還大。無所不在的網路受到世人的擁抱,變身成超大型購物中心,這股強烈的狂熱,唯有加州和阿拉斯加發現金礦、或德州湧出石油之後引發的熱烈可堪比擬。如今美國人一星期平均花十三個小時上網,其中有很多時間都是用來網購,因為大部分的網站都在賣東西。

十年前,美國消費者在網路上花掉五百億美元,比起之前四年的花費金額,幾乎倍增。到了二?一二年,網路營業額已經衝高到二千億美元,並持續以每四年就倍增的速率成長。雖然網路購物在整體零售業營業額(總額為四.四兆美元)中僅占了一小部分,但趨勢很明顯。

食物的選擇多元,胃口被養大

我們都還記得,以前要等到某個季節才能吃到某些蔬菜水果。現在你隨時隨地什麼都吃得到。畢竟,美國的冬天可正是紐西蘭的夏天。但我們常常覺得失落。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草莓時,好滋味就不見了。食物的種類選擇越多、變化越多元當然不是壞事,但要付出代價。異國風味很快就變得常見且乏味,商家得不斷推陳出新,研發更昂貴的菜單。

外食曾經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如今我們花在餐廳吃飯的費用,遠超過自行購買食材烹飪的費用。期望不斷放大,胃口也不斷放大,這又是另一種病徵。

科技的發明,造成人們對大自然不耐煩

我們總是能找到「更好」的產品。《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的科技記者保羅.安德魯斯(Paul Andrews)二???年為康柏電腦(Compaq)推出的全新掌上型電腦( iPaq 3600 Pocket PC)撰寫分析專文,當時他便提醒大眾,由於這款電腦「搭配如保時捷跑車一般亮麗的機殼與炫麗的彩色螢幕」,要價五??美元,高於一般的掌上型電腦。「但如果沒有iPaq的彩色螢幕、音樂與照片,生活也太無趣了。」他這麼感嘆。現在幾乎沒人記得iPaq,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非買不可」的裝置設備。手握最新型的智慧型手機,我們大概就不需要什麼耐心了,唯有手機無法順利連線時才會例外;以上這段文字出於《西雅圖時報》專欄作家莫妮卡.古絲曼(Monica Guzman)的一篇文章;但願此文只是她的玩笑話。

智慧型手機把很多事變得沒什麼大不了,比方說長途飛行以及約會遲到。但是,當我必須等待時,我非常訝異等的感覺居然讓人如此不快。比方說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期間。這些時候得「關閉所有電子設備」......美景就在窗外,但我卻不能做我想做的事...只要講到得暫時收起智慧型手機,等待恢復正常的時間多一秒鐘都嫌太長。當我下班回家,手機也從不離身。手機一直都在,隨時待命,當我得等微波爐裡的食物熱好或等沖茶機把煮好的茶倒出來,都有手機陪著我。

我們預期,隨著每一種新裝置問世,資訊傳播的速度會來越快,當資訊流不夠快時我們會倍感焦慮,這是另一種瘋狂的熱望。在這樣的世界裡,大自然變得難以忍受,「讓人不快」,最糟糕的是,「無聊透頂」。

美國每一個人的平均開車里程數比五十年前多了兩倍,飛行里程則高了二十五倍。半個世紀以前的中產階級美國人很少離家超過幾百里,就算是夏天裡長達兩週的度假時期也一樣。如今,多數人(不僅是富人)都期待偶爾要去墨西哥巴亞爾塔港(Puerto Vallarta)或巴黎(如果是紐約客的話)度個長週末。各地不起眼的汽車旅館,都被雅致的「旅店」所取代,樸實的度假中心則換成了精緻的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時至今日,「我要度個假」意味著我要飄洋過海到另一片大陸過個幾天。

不買會焦慮,讓人上癮的病毒

如果你一天到晚亢奮,三不五時門鈴都還沒響就衝出去應門,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染上咖啡癮了!但如果你抗拒不了咖啡杯裡裝滿咖啡的畫面,因而瘋狂收集咖啡杯,那才是真正的癮頭,你上癮了。對你以及其他至少三千五百萬的爪哇咖啡狂(一天喝四到五杯),咖啡就是人生的一切;至於其他人,上癮只是早晚。

但咖啡癮還不是所有癮頭中最糟糕的,差的遠了。一千四百萬的美國人濫用非法藥物,一千兩百萬美國人酗酒,六千萬的人有煙癮。五百萬美國人止不住手癢,非把所有收入和存款賭完不可。還有至少一千萬人完全克制不住,永無止盡地狂買;長期來說,這種癮頭為患最深。

琳恩(這是化名)是紐約市一家百貨公司的公關,她就是一個大有問題的血拼狂。每一年她都會善用員工價,花掉超過兩萬美元購買衣服和配件。當她和男友分手、要把放在他公寓裡的家當清空時,終於開始懷疑起自己可能染上了某種癮。「有些女人會大肆採購,是因為她們有兩窟:自己家和男友家。」她解釋,「這種人絕對不會把兩處的衣櫃看成同一個。然而,當我看到我有那麼多一模一樣的東西時,我開始覺得我可能有問題。」

戀物癮不難理解。這是一種情緒的翻騰,就像焦慮、寂寞和自卑一樣。「我希望把我愛購物這件事想成因為我不想變得跟別人一樣。」琳恩在無須洩漏實際身份之下真心告白,「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不喜歡我自己。買點東西安慰自己,會比動手改變自己簡單。」

染上癮之後,你就會不斷想要更多,才能讓自己舒服。會讓人上癮的物質或活動,能讓人拋開日常生活裡的不安情緒,也可以抒解已經養成的渴望。滿足癮頭的理由,是讓自己重新享受你認定的權力,以及自由自在的狂放。喝醉的人會忽然之間脫序難以控制,把自己當成全世界功力最強的搞笑大師。賭徒完全覺得到風險和機率都在對他歡笑,叫他一把賭下去,好蒙受幸運之神的眷顧。上了癮的購物狂想要回味前幾天感受到的興奮,但她那天買的洋裝根本都還沒拆封呢。

帶原者隨飛機在空中散播

如果把塞爆各種雜物的美國人家比喻為肺阻塞,高速公路就是塞住的動脈,搭機旅行必然就是把富流感帶原者(那就是我們)噴向空中的噴嚏。發生九一一事件以及二??八年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後,頭幾年航空交通曾短暫減少,但美國的搭機人次趨勢仍不斷成長,從一九八?年代的一年二.九五億人,到二?一二年增為七.三億人。但隨著安檢日趨嚴格、行李超重費用越來越高以及機上供應的點心食物越來越少,部分的搭機樂趣消失了。 航空公司的策略是「多載人,少載物」:盡量把人塞進機艙裡,減少行李的數量,以節省燃油成本。航空公司沒算到的是,美國人的平均體重自一九九?年以來多了二十磅(約九公斤),這會導致燃油成本增加五億美元。(有些航空公司開始雙管齊下,開始根據乘客以及行李的重量收費。)在此同時,乘客則有不同的盤算:他們要盡量把行李帶上飛機,就不用在提領處等行李,而且也可以使用筆記型電腦、手機、化妝品並享用自備零食。 第3章超時工作、過度消費,壓力大到能殺人工時比過去常、下班後沒力、總覺得在趕 美國獨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二?一三年時做過一項調查,結論是一半以上的美國父母說,很難同時兼顧家庭與工作,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說他們「總是覺得在趕」。而這些說法有很多諷刺之處。同一份調查發現,雖然工作時數最短的母親最快樂,但卻有比以往更多的母親說她們想要擔任全職工作。會出現這類諷刺性的結論,部分理由是染上富流感的美國社會對物質的期望過高,但更多是美國貧富差距擴大引發的結果。 以中間所得的勞工來看,他們目前領的薪資比過去更低。如果家中的母親只從事兼職工作,要追上身邊的有錢人就更難了。在一九六?年代,美國是一個靠一份全職薪水就能讓四口之家過著中間水準生活的社會,但現在要靠兩份薪水才能養活三個人。每一個人都在想辦法滿足新的消費期待,但很多情況之下,只能工作更久、更賣力,背上更多負債,甚至多兼幾份工作、承擔更多壓力才能勉強撐著不致於滅頂。 無法休息,沒時間休假 我們能從工作忙亂中重新整理出發的時間也變少了。旅遊網站智遊天下網(Expedia)發現,二??三年時,美國勞工平均一人有三天的有薪年假沒休,奉還給公司,這份禮物價值二百億美元。到了二?一一年,這個數字增為一人四天,價值六百七十億美元。只有三八%的美國勞工把所有的年假都休完,七二%說他們休假時仍會固定和辦公室聯繫並處理公事。至於他們為什麼要什麼要這麼做,多數人說是因為不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冗員,變成下一波資遣的對象。有人則說他們就是無法休息,一定要顧及工作上的需求。 第25章不必多花錢,就能養成新幸福財富觀負擔得起的經濟體是什麼模樣 .隨著人類對於產品的總需求下滑,價格也將下滑,就像我們看到衰退之後油價會下跌一樣。 .當我們用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標準來設計,而根據開發商或汽車的需求時,整體的生活過起來就不需要這麼多金錢。每人要支付的平均大眾交通系統費用也會比美國目前效率低落的汽車更低。 .保護、復原大自然,讓自然繼續免費為人類提供如水質淨化、傳粉與娛樂等服務;我們現在都必須付費才能享受這些服務。比方說,讓紐奧良密西西比河邊以及其他地方的溼地復原,將可省下幾十億的防洪經費。

商品訊息簡述:



gomaji折價券





作者:約翰.葛拉夫(John de Graaf)、大衛.汪(David Wann)、湯瑪士.奈勒(Thomas H Naylor)
譯者:吳書榆
出版社:三采文化
書系:TREND
出版日期:2014-12-05
ISBN:9789863422754
規格:平裝 / 單色 / 384頁 / 14.8cm×21cm







富流感: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arrow
arrow

    rafaeljtc71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